深圳拼团购房201群(226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93人申请入群

@深圳人:乘坐扶梯不再提倡“左行右立”

发布时间: 2018-05-11 09:00:02

来源: 搜狐焦点深圳资讯

分类: 行业动态

626次浏览


来源:深圳晚报

”竟然不安全?近日,记者实地走访了解深圳福田区、罗湖区、南山区、宝安区等地的地铁站、商超、办公楼等公共场所,乘坐扶梯“左行右立发现“左行右立”已成为市民乘坐扶梯习惯。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获悉,一侧站立易引发电梯磨损和倾斜,“上行”不快反而“添堵”,且存在较大风险,建议在电梯安全宣传中提倡“站稳扶好”。

乘梯现状 “左行右立”成乘梯习惯

“乘坐扶梯请靠右站稳,握紧扶手,左侧通行……”早些年,随着不少城市提倡“左行右立”,市民在乘坐扶梯时逐渐有了遵循这一不成文规则意识,认为这是体现礼让的文明做法。近几年,北京、上海等城市表示不再提倡“左行右立”。日前,广州地铁称不再倡导“左行右立”,再一次把是否倡导“左行右立”推上热搜话题。

记者走访世界之窗、老街、市民中心等多个人流量较多地铁站,以及大型商超等公共场所,发现大部分市民都遵从“左行右立”规则,尤其是在人流量高峰时期,一些赶时间的乘客通过电梯左侧快速“上行”。市民李先生表示,目前大多数人认为“左行右立”是高素质表现,乘梯时会下意识靠右站立。也有多位市民认为,乘梯时如果站在扶梯左侧和中间,可能会遭别人议论。

安不安全 “右立”易引发电梯磨损倾斜

据广州地铁集团提供数据显示,在地铁扶梯的维修保养盘点中发现,约95%的扶梯右侧梯级链明显比左侧磨损严重,导致梯级轻微倾斜,梯级两侧挡板及梳齿板磨损加剧。

为此,记者咨询深圳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,该协会常务副会长汪青根告诉记者,由于链轮和梯级轮都是用胶质材料制作的,如长期单边站立扶梯上,易引发轮子单侧磨损,引起各种间隙不均,从而产生梯级齿间互碰而损坏,且由于梯级单边间隙过小,另一边间隙过大,易发生夹伤乘客事故或急停故障。

“右立”引发电梯磨损,“上行”危险也不容忽视。据汪青根介绍,在乘坐自动扶梯时,应尽量避免走动。他分析指出,扶梯梯级高度一般在21~24厘米,因梯级是钢或铝制造的,带有锐利边缘,若扶梯突停或有人摔倒,在这样狭窄空间,不仅当事人受伤,还可能“连累”一同乘坐扶梯的人,建议乘客在自动扶梯上尽量不要行走。

快不快 “左行”速度其实没差太多

是否提倡“左行右立”,市民对此意见不一。记者随机采访市民发现,绝大部分都认为“左行”速度快,能够有效疏堵,能为需要“赶路”的人节省时间。市民陈女士是扶梯上“左行”的“常客”,她每日从龙岗区到福田区快走,估计我要提前好几出门。”正赶路的她焦急地说。

对此,记者实地测试了一把,在福田区一地铁站内,选择在楼梯上行走用时约26秒,在扶梯上行走用时约20秒,遇到人多时,由于扶梯空间狭窄,速度更是大打折扣。“在扶梯和楼梯上走的时间差很小,如果赶时间则应该选择走楼梯。”汪青根说。

对于市民担心会出现“一人挡梯万夫莫过”情况,汪青根指出,“左行右立”并不能有效疏解拥堵,相反还降低扶梯的使用效率,增加拥堵。比如原本扶梯梯级可站两人,如果让出一条道给需要“上行”的人,有可能导致大量人员积压在扶梯入口。

怎么破 不提倡“左行右立”建议改为“站稳扶好”

近年来电梯恶性事故偶有发生,有关数据显示,至2017年,我国电梯保有量达561万台。2017年发生事故56起,死亡41人,电梯安全状况基本平稳。

据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林铄众介绍,截至2017年,深圳电梯数量达14.9万台,电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,万台事故宗数和死亡人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从安全角度考虑,有关单位在今后的电梯安全宣传中,不宜继续提倡“左行右立”,建议改为提倡“站稳扶好”。

深圳地铁运营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深圳已不再提倡“左行右立”,而是以安全为重,提倡“站稳扶好”,即乘客在自动扶梯上应避免走动。将通过地铁宣传片、张贴标识、广播提醒等多种方式加以提醒,也希望市民响应倡导,注意乘梯安全。

记者走访发现,一些商超、办公楼等公共场所也不再张贴“左行右立”标语,换成“注意脚下安全”等提醒。天虹商场回应,为了防止一侧站立引发电梯磨损、倾斜,商场会加强电梯检测和维护保养,也会定期将电梯上下行方向进行调换,还会通过语音、海报等提醒市民注意乘梯安全,避免在扶梯上走动。

责任编辑: lpw-zlh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